尊敬的唐静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融合检验检测资源,助推随州应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自身监管职能、高度重视发挥检验检测作用,助力应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局由主要领导牵头,统筹推进国家专汽质检中心资质、检验能力与万店试验场场地资源的融合发展。
一、市场监管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形成初步思路
随州作为国家专用汽车产业基地,拥有国家级专用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专汽质检中心”)和曾都区万店试验场两大核心平台,具备了发展安全应急产业的坚实基础。为响应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战略,拟依托随州现有优势资源,推动“检测认证+场景测试+产业协同” 三位一体融合,打造华中地区首个综合性安全应急产业基地,助力区域应急能力提升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专汽质检中心优势。具备专用汽车车载装置产业链检测能力,覆盖消防、医疗、工程抢险等应急装备领域,可提供安全认证、性能测试、标准制定等技术支撑。拥有国家级实验室资质和国际认可,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紧密,技术创新能力突出。
万店试验场功能定位。建设有标准的专用汽车试验跑道,配备极端环境模拟设施,可开展应急装备实战化场景验证。承接了多次应急管理部门实操演练,并与襄阳达安公司签订了场地合作协议,开展委托检验服务。
(二)工作稳步推进
“检测-测试-应用”平台建设加速。国家专汽质检中心联合高校与企业构建“检验检测-标准研发-技术孵化”服务链,为行业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持,高端设备资源共享。开放火花直读光谱仪、整车性能测试系统、消防水力测试系统等核心设备,截止2025年6月累计为30余家单位提供40批次零部件及整车测试服务。实现“一检通认”,覆盖整车安全、环保等30余项关键指标,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参与制定道路车辆液化天然气(LNG)燃气系统部件、淋浴车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9项,免费提供技术咨询200余次,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实施中小微企业检测费用减免30%政策,2024年累计减免费用超1100万元,惠及企业150余家。
市场监管局领导及市质检所多次到北京、上海协调相关部门,积极争取政策法规检验落户国家专汽质检中心。其次,积极与万店试验场运营方沟通。由于,曾都区与襄阳达安签订了唯一运营协议,试验场和国家专汽质检中心无法做到资源共享。
二、会办单位意见
(一)市应急管理局
市应急管理局对代表的建议深表赞同。其与随州安全应急研究院联系沟通,得到的答复是,随州安全应急基地投入使用后,曾都区政府与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由达安公司运营专用汽车检验检测业务。专用汽车检验检测不在随州安全应急研究院的运营范围内,建议由曾都区政府协调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对61号建议内容拿出具体意见。
(二)曾都区政府
曾都区以随州安全应急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致力于推动随州专汽转型升级和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基地检测,助力产业升级。随州安全应急基地一期工程于2024年5月按计划顺利竣工,并由达安中心开展专用汽车检验检测运营业务;二是聚焦资源配置,培育创新动能。将企业检验检测需求调研对接国检中心与应急基地,政府主导推动机构改革与市场化运营,强化专业培训与深度合作,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能力,促进产业升级;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应急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强化质量监管与认证,搭建产学研用融合平台,对标国际经验,促进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
三、存在的问题
(一)协作机制尚未完善。关于随州本地专汽检验机构国家专汽质检中心与万点试验场具体融合方式,市、区政府缺乏有效沟通,尚未形成明确意见。
(二)高端设备投入不足。应急装备研发、检测认证领域专业检测设备上尚需完善,制约技术迭代速度。
(三)场景化测试数据共享不足。国家专汽质检中心与试验场数据平台尚未建立,企业研发效率有待提升。
四、建议
(一)加强产业链协同。引导企业向专业、特色和高精尖方向发展,促进专用汽车产业内部和外部的协同,包括企业之间的合作、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由市政府协调整合现有政府范围内的检测资源,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开展产业合作等方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加强与万店基地的数据共享,实现检测数据与测试场景互联互通。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扩大国家专汽质检中心的建设,提升专用汽车产业的基础设施,并向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申请公告检验资质、3C检验资质。适时启动二期工程,加强在电磁兼容、高低温环境、室内场景模拟等试验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应急基地产业服务体系。围绕专用汽车、新材料等产业生产配套和增值服务,全面打造集检测检验、创业孵化、应急管理与技术资讯、教育培训与体验、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物流服务、产品展览展示为一体的应急服务产业体系,推进应急服务产业专业化、社会化和规模化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