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其他主动公开文件 > 通知公告
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0-01-22 信息来源: 编辑: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审核:徐家欢 字号:[ ]

2019年,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建设工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进落实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随州市政府法治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要求,以建设高质量的市场监管法治体系为着力点,完善法治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全市市场监督工作法治化水平。

一、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树立法治意识

一是宪法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市局机关2019年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广泛宣传宪法的重大意义和主要精神,通过机关大会集中学习宪法基本内容,组织了新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后首次集体宪法宣誓活动,弘扬了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二是系统开展法律培训活动。新的市场监管局组建后,为提升系统业务水平、提高执法能力,市局先后组织《标准化法》《认证认可条例》《特种设备安全法》《专利法》《价格法》及《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业务培训,通过专家现场教学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机关及系统各单位业务能力。

三是开展社会普法宣传。市市局、市消委组织了以“信用让消费更放心”为主题的2019年3.15国际消费权益日消法宣传和维权活动;市信用监管机构通过公众微信号、微信朋友圈等多种方式在全市开展了市场主体信用年报宣传活动,形式新颖,效果显著;4月26日市局、知识产权局联合举办2019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9月19日,市局、市质量协会在湖北齐星公司举行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品质随州建设”为主题的“质量开放日”活动。12月中旬我局积极参加市司法局组织的“送法进社区”活动,现场发放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知识产权宣传资料600余份。

二、 严格法制审核,规范执法行为

(一)组织业务学习,统一执法文书。组织市局执法机构全体和业务机构负责人参加家市监总局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听证暂行办法》电视电话培训学习和随州市场监管系统专题综合执法培训活动。统一行政处罚文书编号和印章使用,规范执法办案文书工作

(二)严格履职,把好案件审核关。目前审核一般行政处罚案件110件,其中建议移送公安机关侦查1件,建议加重处罚案件3件,建议补充证据案件4件,接受案件咨询、会商20余次,组织开展行政处罚听证1次,较好地履行了案件审核把关职责。

(三)推行“三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贯彻国务院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下发《关于印发〈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从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安排、工作要求、工作清单五个方面全面进行工作部署,推进我局行政执法规范。

三、规范行政复议,稳妥解决行政争议

依法受理行政相对人行政复议申请,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救济权。目前已受理行政相对人行政复议申请7件,已全部履行了全面审查职责,对部分复杂案件采取走访相关部门多方听取专业人士意见,并按法律规定期间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有效、稳妥化解行政争议。坚持提高行政复议文书质量,响应司法行政机构要求,主动应用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平台,实现行政复议决定书的上传和公开。另外,完成2起被行政复议案件的答复工作。

四、 简政放权,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和时间,打通公安、税务、金融、银行等企业开办环节, 设立“综合窗口服务专区”,推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在减缩环节、精简材料、流程再造、信息共享交换等方式上下功夫,6月上旬起,全市范围内常态化企业开办时间己压减至3个工作日内。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承诺办理时间由4天压减至3天,取消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六项证明”;将执业药师注册等24项审批事项由承诺件改为即办件,将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许可和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市区)局。截至今年底,全市共有2715户企业通过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办理开办手续,且大部分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 其中注册登记1个工作日内完成,大幅提高了企业开办效率。深化“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巩固提升“36证合一”改革成果。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国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类改革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新增20项。全面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实行企业名称登记与设立登记合并办理制度。实施《随州市商务秘书公司登记暂行办法》,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初创企业“住所难、住所贵”问题。简化企业一般注销流程,支持企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办理清算组备案和免费发布公告,提升注销便利度。今年以来,全市办理企业简易注销1848户。

五、 加强监管,确保“四大安全”形势平稳

一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推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党组会专题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和集中学习《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食品药品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起草并出台了《随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综合目标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体系,考核权重达到3%。圆满完成“寻根节”“中高考”“迎大庆、保军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迎接省委依法治省办组织开展的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督察工作并推动相关问题全面整改到位。全力守护校园食品安全,全市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83.04%,超额完成省定70%的目标,名列全省前茅。大力度、高频次开展“两节”、农村、非洲猪瘟、网络订餐、校园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会同市公安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开展食品安全问题联合整治行动。全市系统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767件,涉案货值金额196.3万元,罚没金额553万元,移送公安机关2起。二是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开展虚假广告违法宣传、医疗器械“五整治”、网络销售医疗器械“清网行动”、执业药师“挂证”等专项检查,检查药品零售企业682家次,责令限期整改24家;检查药品批发企业13家次,医疗器械批发企业32家次,责令限期整改11起。检查各类药店、医院(门诊部)151家,查处广告违法案件40起。为更好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积极推动全市有资质有能力的医院加入全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联盟,我市“广水市妇幼保健院”、“随州市新华医院”成为省级“臭氧治疗仪专项监测哨点”单位(全省仅7家)。截至目前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798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323例,化妆品不良反应145例,药物滥用62例。完成了医疗器械抽检任务15批次,药品、化妆品抽验任务288批次。三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开展了产品质量、电动自行车和消防产品、儿童和学生用品、重点工业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等专项整治。检查各类企业和单位838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66份,立案查处11起。全市完成各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334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108批次,占32.3%,并对所有问题产品进行了核查处理。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宣传39家次。四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积极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并整改安全隐患232起,下达指令书143份,处理投诉28起,对47起特种设备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组织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20次。全市系统上下齐心协力践行“四个最严”要求,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和其他因产品质量引起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守住了区域性、系统性安全风险底线。

六、强化执法,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

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开展侵权假冒、“保健”市场、重点领域虚假违法广告等专项整治以及重点领域价费专项检查,在转供电收费清理工作中,清退违规收费92万元,在全省转供电收费清理规范电视电话会议上,我局作为三个单位(武汉、襄阳、随州)之一作经验交流。同时率先在全省就加强供水、供电、供气和机关事业单位涉企收费管理出台了三个规范性文件,在涉企违规收费清理工作中,立案查处2家垄断企业,保障了企业合法权益。加强专用汽车市场整治,与市经信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专汽行业营商环境整顿,约谈专汽行业负责人,受理处理有关专用汽车投诉举报270余件。持续加大扫黑除恶工作力度,目前全市系统已移送涉黑涉恶线索11条。截至目前,全市系统查办各类违法案件1647件。开展“不定向双随机抽查”工作,抽查率达到了省局规定5%。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年报公示,企业年报公示率达91.59%,位居全省第六。开展企业异常名录管理工作,新列入43户,新移出589户,清理吊销僵尸企业71户。开展协同监管平台的督办工作,全市所有相关行政部门录入行政许可信息5342条,录入行政处罚222条,下载“双告之”、“多证合一”23000多条。加大行政处罚公示力度,我局行政处罚公示率达100%。开展部门之间联合惩戒沟通协调工作,与人行随州市中心支行签订了《征信企业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在全省地级市尚属首例。召开全市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推动我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深入开展。隆重举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迎接省人大常委会《湖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实施情况调研,推进该《条例》在我市落实落地。强化放心消费创建,开展“放心消费在随州”活动,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全覆盖。针对人民群众和消费者最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将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等5条投诉举报热线统一整合为12315热线,以12315一个号码对外提供市场监管投诉举报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11078件,其中:投诉2379件,调解成功2303件,调解成功率96.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592.3万元。

2020年1月20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